近日,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在浙江省经信厅、省科技厅、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部门的政策指引与推动下,精准对接衢州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融资需求,高效支持其新建万吨级超支化聚烯烃弹性体建设项目,有效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为地方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。
工行精准滴灌科技创新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地方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。工行浙江省分行供图
“中试贷”破解中试平台产业化困局
工行浙江省分行在调研时发现,该企业正处于中试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。这一阶段,技术风险与资金需求并存,企业却常因缺乏合格抵押物而面临融资困境。为此,该行启用其创新产品“中试贷”,在相关部门指导下,将信贷评审重心从固定资产抵押转向技术的先进性、市场前景与知识产权价值,加速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。
该行经过尽调,确认该项目技术已于2022年和2023年分别通过小试与中试,具备成熟量产条件,于是运用“中试贷”审贷逻辑积极支持该中试平台认证项目实现产业化。
“浙科领航联合贷”破除融资壁垒
面对万吨级产能建设周期长、资金需求大的现实,工行浙江省分行主动牵头,联合当地建设银行组建银团,创新引入“浙科领航联合贷”模式,形成长期、稳定的“耐心贷款服务机制”。该模式有效汇聚了金融合力,最终成功为企业批复1.32亿元授信并实现了首笔2000万元的投放。
从了解企业到读懂企业,“专家咨询+企业专家列席”破冰技术评审。工行浙江省分行供图
“专家咨询+企业专家列席”破冰技术评审
高科技项目审查的核心难点,在于技术与市场风险的“看不懂、看不透”。为攻克这一难题,工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省科技厅深化合作,创新建立专家咨询机制、规范专家咨询流程,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列席集体审议会议。
在该项目中,这一创新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,这也是该行首笔引入“企业技术专家列席集体审议会议”模式的业务。通过现场讲解与专业对话,显著提升信息传递效率,深化和细化技术风险评估的深度与颗粒度,使信贷决策更科学、更可靠,为支持硬科技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。
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合作是政、银、企协同发力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该行将继续靠前服务,持续打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圈、朋友圈,优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,全面融入新型举国体制,做好金融服务的“最先一公里”,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(龚杭)
十大配资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